欢迎访问襄阳市华谊信建筑有限公司网站! 服务热线:0710-3323828

新闻中心

您所在的位置:新闻中心 >

绿色建筑,从LEED标准和建筑声学设计出发的新思考

发布时间: 2020-04-16 发布人: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

你 知 道 吗?

我国的建筑业能耗已超过社会总能耗的1/3。

人们大约90%的时间在建筑内度过,建筑同样是影响人健康的重要因素。

推广绿色建筑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,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,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好处。

绿色建筑赋予品质生活

什么是绿色建筑?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固化概念或者最大印象:绿色建筑等于节能降耗。其实不止:

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,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,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。

 

从概念可以看出,绿色建筑主要关注两大问题:建筑与人的关系、建筑与自然的关系:


建筑与人的关系

绿色建筑关注人的感受和健康,绿色建筑会结合每个建筑的特点,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健康品质,比如:

▶ 关注通风:通过优化空间和平面布局,促进自然通风,让人在家也能呼吸清新空气,感受大自然的拥抱;

▶ 关注采光:通过空间布局和门窗设计,将自然光线充分引入室内,让室内空间变得开阔、明亮;

▶ 关注隔音降噪:通过采用隔音窗、隔音楼板等降噪措施,减少噪声干扰,营造安静的居住空间;

▶ 关注室内健康:通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,安装新风除霾系统,采用环保材料,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室内环境;

▶ 关注室外环境和配套服务:丰富景观绿化,配套健身房 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服务。

建筑与自然的关系

绿色建筑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。绿色建筑在设计时会结合实际,选择合适的绿色技术,减少资源消耗,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,比如:

▶ 强调节约能源:采用遮阳 隔热技术,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,使用高效节能灯具、设备,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,减少化石能源消耗;

▶ 强调节约用水:使用节水器具,采用节水灌溉,合理利用雨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;

▶ 强调节约材料:使用可循环材料,倡导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(如装配式建筑),避免材料浪费;

▶ 强调节约土地:高效利用土地资源,合理开发地下空间,修建立体车库 地下商场等,让有有限空间发挥最大效能。

绿色建筑从以上提及的各个细分方向出发采取措施,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更好地完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,赋予人们品质生活。

 

绿色建筑中的声学设计

也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正从关注节能环保回归人本、关注人居环境中的健康和福祉。对室内空气质量、水质、声环境等以人为本、利于健康舒适的因素越发重视。

 

以建筑声环境为例,我国在2019年修订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时,在专门新增的“健康舒适”章节,提高和新增了对声环境有关指标要求:“采取措施优化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声环境,主要功能房间的隔音性良好......”

 

而其他有关绿色建筑的声学设计,这样提及:

“分户墙应当选用隔声性能好的材料来保证隔声。单一材料、单层结构的轻质墙体,计权隔声量普遍低于40dB,不能用作分户墙,如因条件限制使用轻质墙体时,必须采用复合结构以满足隔声性能要求。”

 

“楼板的撞击声隔绝问题,必须采取隔声构造措施加以解决。由于板下(设弹性吊杆的)吊顶住宅层高较低,以及撞击声的侧向传播使其效果受限,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设弹性面层、设置浮筑楼板等隔声构造措施,应作为楼地面构造设计的重要内容。”

 

建筑声学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,正成为保障人们健康舒适生活的一部分。

 

绿色建筑是未来趋势

绿色建筑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趋势,也是国家正大力倡导发展的方向。住建部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中提出绿色建筑倍增计划,要求:

 

“到2020年,全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50%,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以上;通过推动重点地区、重点城市及重点建筑类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积极引导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建设,力争使绿色建筑发展规模实现倍增”

 

用政策鼓励、实践来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,节约资源,保护环境,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。

 

 

More about 绿色建筑

从19世纪提出生态建筑概念,绿色建筑衍生而出并逐渐普及开来,各国对绿色建筑的重视也促进了绿色建筑评估系统的发展,比如美国LEED、英国BREEAM、德国DGNB、日本CASBEE、和我国的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等。这些标准的应用,真正让绿色建筑从内容上而不是从形式上具备绿色节能、以人为本的特性。

 

以美国LEED为例, LEED是现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,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(USGBC)建立推行。对绿色建筑从“选址和交通、可持续场址、节水增效、能源和大气、材料与资源和室内环境品质”六个方面进行考量,以促进完善更好的人居环境。